南松山歷史沿革
民國四十二年七月,何礪行 Martin Gorissen (1911-1996)、王以德Allard Coppens (1916-1988)兩位神父,住在松山火車站附近一家小旅社裡, 想探訪那地區的教友,擬籌建聖堂傳教,一個月時光過去了,何神父單獨一人,覓得稍好居處住下來,有位周東生君想辦幼稚園, 何神父幫他完成了心願,自己在園內也有一間小臥室,主日正好利用教室作彌撒, 已找到了六十位教友。不久,購得南京東路現址土地,遂建造正式教堂,教友也多了一倍, 主日有位神父從汐止來幫忙。過了一、二年,始有副主任于天儉神父共同負責傳道工作。
民國四十五年,沙市監牧狄隆蒙席,將中崙劃出成立新堂區。於民國四十六年于神父在松山玉成路六十六號也創立了新堂區。自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底以後,不斷有了副主任司鐸,先有德天道,繼有梅衛世、 戴立林等神父。民國五十一年九月初,何礪行神父任會長,移住昆明街方濟會辦事處, 王以德神父接管南京東路堂務,梅衛世神父輔佐,梅鐸同時兼任瑞芳水南洞的主任司鐸。民國五十六年來了狄慕德神父為副座,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又來費樂源神父。翌年秋,狄神父在松山區建立了永春堂區;費神父至桃園豐林里堂區,王神父單獨管理一千五百餘教胞。
南松山天主堂隨著台灣發展持續成長,現在(2012-),白納德神父接續著福傳的任務,讓主的愛在南松山閃耀光芒。
歷任本堂神父介紹


何礪行 Martin Gorissen (1911-1996)
王以德 Allard Coppens (1916-1988)
比利時人 生於1916年7月31日。
1938 年入方濟會,1944年6月16晉鐸
1947 年至中國湖北省宜昌教區傳教迄至大陸淪陷
隨於1953年來台任昆明街天主堂本堂神父
1962 年至松山堂主持本堂達25年之久
王神父擔任本堂刻苦耐勞勤謹傳教救人,視教友如子女,從未離開岡位一步;在他腦中風雙目失明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台灣回到比利時休養,他於1988年6月12日蒙主恩召與世長辭、回歸天鄉,本堂教友緬懷慈容謹銘此碑拓垂永念。
梅衛世 Albericus Meuwis (1928-1982)
